在建筑行業(yè),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:“哪個人能扛,項目就給他安排上。”于是很多人誤以為,只要把工作接得夠多、扛得夠狠,就一定會被看見、被提拔。但現(xiàn)實往往相反:那些天天加班、干活最多的人,不一定被賞識;反而是那些只做三件事,但每件事都做到極致的人,最后站在了更高的位置。
?
我曾在一家大型地產(chǎn)公司擔任項目助理,剛入行時抱著“吃苦耐勞、總會出頭”的信念,誰有事找我,我都應下。從協(xié)調施工隊、盯進度,到材料報審、圖紙會審,甚至連會議紀要都一手包辦。每天在項目工地和辦公室兩頭跑,加班成了常態(tài)。
?
結果呢?問題頻出,報表出錯、進度延遲、驗收不過關,甚至有一次錯拿了前期設計方案發(fā)給施工方,差點導致現(xiàn)場施工返工。最終,不堪重壓,我主動申請調崗,沒多久就離職了。
?
直到后來,我在新的公司擔任施工管理崗,剛開始工作量遠比以前少得多,我反而不太適應。但慢慢地我意識到:這家公司看重的不是你做了多少事,而是你把事情做到什么程度。
?
比如我負責的那棟綜合體大樓,有一項關鍵節(jié)點是地下室防水施工。我提前做了三輪圖紙校審,模擬排水路徑,協(xié)同設計和施工單位修改細節(jié)。完工后,這個地下防水部分成為全項目最省心的環(huán)節(jié),不僅沒出問題,甚至成為其他項目參照的模板。
?
我的工作量看起來不多,但每一項都事關重要。主管每次提到我,總是說:“他交的東西,我放心?!?/span>
?
很多人總覺得“做得多等于能力強”,但這其實是職場上的一個大誤區(qū)。我們來對比一下:
假設一個施工員每天做5件事,每件完成度只有60分,總分是300;另一個施工員只做3件事,但每件都做到90分,總分是270。從表面看,300分更高,但真正讓主管記住的,是那3個90分的亮點。
?
在建筑行業(yè)尤其如此,項目推進靠的是節(jié)點控制、進度配合、成本控制,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不能掉鏈子。做得多,如果做不好,不僅不能加分,還可能拖項目后腿,反而影響團隊評價。相反,關鍵時刻頂?shù)蒙?、干得穩(wěn)的人,才是項目中真正的“穩(wěn)定器”。
?
項目經(jīng)理在選人時不會只看你做了多少事,而是會問:“這事交給你,我能不能不操心?”在一次市政道路項目中,我親眼見過一個經(jīng)驗豐富但分身乏術的主管被替換,原因不是他不努力,而是太多工作做得不到位。而接手他的人,只負責三大板塊——進度控制、成本審核、質量把控,但每項都做到了極致,項目推進又快又穩(wěn)。
?
那我們?nèi)绾巫龅健吧俣??尤其在建筑行業(yè)這種節(jié)奏緊、事情雜的行業(yè)中,怎么聚焦核心任務,拉高完成度?
第一,聚焦價值最高的任務。每天問自己:“今天哪件事對整個項目最關鍵?”是節(jié)點推進?還是現(xiàn)場驗收?把資源集中在這2-3件事上,而不是被各種小事牽著走。
?
第二,提升交付品質。寫匯報、出報告、準備驗收資料時,不要急著交差,多花15分鐘檢查排版、數(shù)據(jù)、邏輯,別人一看就能明白且放心。建筑行業(yè)是靠圖紙說話、靠材料把控、靠節(jié)點管控的行業(yè),細節(jié)決定一切。
?
第三,讓高完成度成為你的標簽。一次高質量的圖紙審查、一次完美交付的專項驗收,就能讓項目經(jīng)理記住你。持續(xù)積累下來,你會被打上“靠譜”“放心”的標簽,而這正是職場最大的資本。
?
我后來帶一個實習生小李,他剛進項目時主動攬活,跑前跑后幫大家打雜,但經(jīng)常遺漏細節(jié)、出錯率高。我建議他減少任務數(shù)量,專注做好材料進場驗收和送檢。幾個月后,他不僅驗收效率高,送檢流程也整理得井井有條,最后還被調去做主材管理,薪資翻了倍。
?
很多時候,真正有價值的工作,是那些別人不敢碰、做得難、做得深的事。在項目管理中,這些往往是臨建規(guī)劃、專項驗收、節(jié)點協(xié)調等需要多方配合的工作,挑戰(zhàn)雖大,但做成一次,就能給團隊帶來信心和成果。
?
結語是:職場不拼誰做得多,而是拼誰做得穩(wěn)、做得精。在建筑行業(yè)尤其如此。那個只做三件事的人,如果能每件都做到90分,就會成為項目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。與其做五件60分的工作,不如專注三件、精耕細作。高完成度的成果,是你在職場里被看見、被信任、被提拔的底氣。
別再盲目“能者多勞”,真正的能力,是“能者精勞”。
【觀點僅代表作者,不代表本站立場】
掃一掃添加微信
使用小程序
使用公眾號